快递业务量是观察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实物量指标之一,足以映射中国经济的强劲活力。
齐心协力抓好《决定》贯彻落实,必须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触及的利益矛盾越是复杂尖锐,硬骨头越难啃,每前进一步都不容易。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投入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不仅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还要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比如,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需要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着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改革路上,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压力、阻力、暗礁、潜流,只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勇于担当、善于创新,就能持续攻坚克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不论是北上吃喝玩乐,还是南下逛展“citywalk”,深港双城间的“跨城消费”可谓持续火爆。
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家庭式“两大一小”和家族式“几大几小”的出游组合,大家手上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港味粤语”重现深圳,让人感到既熟悉又怀念。而在香港,内地游客还爱上“打卡”各式各样的景点,探索香港的文化艺术。
看似普通的“吃吃吃”和“买买买”的背后,彰显了深港双城加速发展融合的大趋势。
深港两地的消费直接获得了一股新的增长动力。以深圳为例,深圳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5000亿元,增速领跑全省。港人积极北上消费也是重要动力之一,对深圳加快推进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大有裨益。对于香港,消费增长带来的力量,也将重塑香港“购物天堂”和“好客之都”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深港两地政府共同打造了多个购物节活动,深圳各区也积极推出各种深港主题的促消费活动。从类似活动可以看出,深港两城互为对方“引流”,也互相将对方当作自己的广阔市场,有望加速形成一个新的消费市场格局。
跨城消费也带来了广泛的民间交往交流,不仅增进了情感融合,带来更好的人员和要素流动,也为港人提供了亲身感受深圳乃至整个大湾区良好营商环境和发展活力的契机。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从深圳往返香港西九龙站的列车每天超过180列。今年1月15日至8月6日,广深港高铁累计发送跨境旅客808.7万人次,日均发送4万人次。暑期,广深港高铁更是保持高位运行,日均发送5.4万人次。
有不少在深圳创业的香港青年表示,在深圳和香港的生活几乎没什么差别,工作生活都很安心,特别是前海开通直达香港巴士后,往返深港更加便利。以深圳前海为例,目前已发布超200条惠港利港政策,前海也成为众多香港青年北上创新创业的“首选地”和“转换器”。
眼下这股消费热潮正是加速深港融合的有力抓手,这不仅有利于提振零售、消费、旅游等民生行业,进一步拓展深港双向投资和刺激新的消费热点,还将加强深港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深港“双向奔赴”还将打通更多的领域与渠道,深港双城也能充分发挥互补优势,迸发更大发展能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证券配资门户_在线配资门户_优秀炒股配资门户观点